高效、大容量,提高能源利用率。 國家電投投資運營火電裝機總容量 7145.69 萬千瓦,目前擁有百萬千瓦等級機組 8 臺,60 萬千瓦等級機組 47 臺,其中 60 萬千瓦級及以上等級機組占集團煤電裝機容量的 56.89%,居五大發電集團第一位。
致力于煤電的清潔發展。投資運營的火電機組 100% 安裝脫硫設備和脫硝設備,目前正大規模對火電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,使其排放指標達到甚至優于燃氣機組水平。
上海電力田集電廠一期 2×66 萬千瓦項目 2008 年獲魯班獎,2014 年獲改革開放 35 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。
田集二期 2×66 萬千瓦項目獲 2015 年度中國國家優質工程金獎。該項目采用了多項節能技術,再熱汽溫比常規超超臨界機組高 20℃,節能效果明顯。3號機組獲得 2015 年度國資委“煤耗最優機組”稱號,供電煤耗最低達 274 克 / 千瓦時,供電煤耗較國內同類型機組平均供電煤耗減少約 10 克 / 千瓦時,每年可節約標煤 6.27 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.68 萬噸,減少二氧化硫排放 1300 噸。
中電國際平圩電廠是世界上首個同時擁有“單機容量為百萬機組、廠內主變電壓等級為百萬、外送線路為百萬特高壓線路”的 “三百工程”。總裝機容量達到454萬千瓦,是國家電投裝機規模最大的火電企業。
上海電力漕涇電廠是國家電投首個百萬千瓦火電項目,2011 年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和國家優質工程獎創建 30 周年經典工程。其 2 號機組潔凈排放工程作為 2014 年國家能源局首批 13 個煤電機組環保改造示范項目之一,于 2015 年 2 月成功投入運行。改造后煙塵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的排放值分別為 1.8 毫克 / 立方米、13.9 毫克/ 立方米和 21.6 毫克 / 立方米,均優于燃機排放標準。
霍林河循環經濟示范工程是國家級示范項目,該項目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,以“減量化、再利用、再循環”為原則,建成了煤、電、熱、鋁、路、港協同發展的循環經濟產業集群。
煤分級利用。劣質煤就地轉化,發電煉鋁;中等品質煤供坑口電站發電,變輸煤為輸電;優質煤外送支持路口、港口電站發展。大幅減少煤炭外運產生的碳排放和資源損失。
水綜合節約利用。建立用水三級互補方式,以大量使用城市中水為主,以最大限度使用煤礦疏干水為輔,以最少量地表水為補給,降低水資源消耗,保護生態環境。每年使用城市中水 365 萬立方米和煤礦疏干水 150 萬立方米。
電熱聯合利用。火電機組消耗劣質褐煤發電煉鋁的同時,實施熱電聯產、熱電聯供、熱電聯銷。熱電聯產替代霍林河地區城鎮居民分戶采暖低效小鍋爐 40 余座,供熱面積達 450 多萬平方米,解決了小鍋爐燃煤環境污染問題。
鋁能源儲備利用。電解鋁產品將劣質煤就地全部轉化和能量的有效儲存。81 萬噸電解鋁產能每年將 1000 萬噸劣質褐煤和 10 億千瓦時風電的能量儲存在鋁產品中。
智能電網高效利用清潔能源。以全部消納風電為目標,通過火電為主調峰和鋁負荷參與調節,與安穩控制、調度自動化、實時監測與閉環控制系統相結合,建設環保經濟、安全可靠的新型現代化智能電網。目前,智能電網內風電滲透率達到 38.25%,超過新能源利用率最高的丹麥。
煤電路港聯營。 通過蒙東通霍、 赤大白、 錦赤鐵路及港口實現煤電路港聯營, 形成產運銷一體、 正反向均衡, 物流、信息流、資金流同步的蒙東煤炭外運大通道。
國家電投擁有國家電力工程總承包一級、監理甲級、調試甲級、設計乙級和對外工程承包經營一級、工程咨詢、工程招標代理、設備監理、房屋建筑工程監理、港口與航道工程監理、機電安裝工程監理、化工石油工程監理等資質 , 總承包火電機組 80 余臺 , 總容量 4000 萬千瓦。
國家電投擁有全國最高等級設計資質——“工程設計綜合資質甲級”證書,擁有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高參數機組的關鍵技術研究以及規劃咨詢、勘察設計、性能優化和 EPC 總承包能力,在中國高效能燃煤技術應用方面居于領先地位,在電站運行優化、節能降耗、以及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水平方面,有著一流技術和豐富經驗。
國家電投是中國特高壓電網重點設計單位,是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工程主要技術服務提供商, 具備滿足各種區域條件(高原、平原)、各電壓等級(特高壓、超高壓、高壓工程、低壓配電工程)的完整的輸變電工程設計能力,承擔中國首批 1000 千伏、±800 千伏特高壓交直流示范工程以及多項 750 千伏、±600 千伏、500 千伏超高壓交直流輸變電工程的設計。設計 1000 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輸電線路總長約 22000 公里。
中央企業
下屬機構
知名媒體